新年喜报:山东济宁智能变电站项目圆满验收

2020年,“新基建”得到进一步发展,5G基站、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加快建设。而物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43万亿元。物联网市场上涨空间可观,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万亿。

为响应国家政策,天网互联科技公司与山东通广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大力推万物物联理念,将物联理念贯彻落实,成功签约采用NB-IOT智能门锁共同改造山东若干变电站管理方式。由传统的人工看守,巨大的人力成本同时还有着安全隐患的存在,升级为现在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监控。这不仅是对智能设备的考验,也是对各种外界干扰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严格要求,经过长达一个月的不断测试和调试,终于成功安装大批量智能物联网终端–NB变电站门锁项目。新年喜报:山东济宁智能变电站项目圆满验收插图

新年喜报:山东济宁智能变电站项目圆满验收插图1

“芯片荒”会如何发展下去?对智能家居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自从2020年底开始,全球“芯片荒”就开始初显,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芯片荒”呢?

首先因疫情因素导致芯片需求暴增,但作为半导体重镇的马来西亚,开始了第二次全面封锁以应对不断恶化的新冠疫情。几乎涵盖所有半导体巨头马来西亚的商场和大多数企业关闭,这是造成“芯片荒”的因素之一,据了解,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马来西亚有投资,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七大半导体出口中心。因为全球“缺芯”加剧,让涨价势在必行。“买不到”和“买不起”已成为不少下游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

还有就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在早先华为就预期到会愈演愈烈,因此华为一直在疯狂囤积芯片以应对寒冬将至,华为这位超级芯片大户都在囤积芯片了,各大手机厂商也开始担心芯片制造厂产能供应不足跟着开始囤芯片,这也是造成“芯片荒”的一大因素。

“芯片荒”会如何发展下去?对智能家居的影响有多大插图

“芯片荒”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或更晚

6月1日起,全球重要的半导体生产基地马来西亚因疫情恶化,已实行“全面封锁”,暂停经济和社会活动,预计封锁期2-4周。目前,马来西亚的疫情仍未缓和,6月5日新增确诊病例达7452例,现有确诊85607例。

台湾地区是全球半导体生产的核心地带,其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产值全球第一,IC设计全球第二。马来西亚也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生产基地,2019年其封测行业收入为289亿美元,占据全球封测市场份额的13%,英特尔、AMD、恩智浦、德州仪器、ASE、英飞凌等知名厂商都在当地建有封测或元器件制造工厂。

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的疫情恶化,将进一步给全球半导体供给带来压力,芯片供不应求的状态或将加剧。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出现迅速加大了市场对芯片的需求量。终端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而在供给端,芯片产能增长有限,供需不匹配加剧了全球主要半导体生产线的紧张状况,存储备货成为整个智能产业圈的常态。

虽然智能家居绝大部分产品并不需要高工艺制程的芯片,对大小、制造工艺、功耗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是美国打压、疫情影响加上市场囤货导致的缺芯、无货、涨价的局面,已经席卷整个大信息与智能硬件产业,当下已经蔓延到智能家居领域。我们来看看“芯片荒”对智能门锁的影响。

目前智能门锁品类处在智能家居单品量最大的梯队中,据锁具信息中心数据统计,去年出货量突破3500万套。除了缺芯的原因拉长了整体的备货周期以外,渠道和终端都遇到出货价持续走低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加上上游材料涨价,目前产能不足已经供应跟不上市场需求。

据赛宝实验室工程师的了解,智能锁行业主控芯片受到的影响不大,但WiFi,蓝牙芯片缺货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了。

智能门锁缺芯现象,并不是指缺少某一种单一芯片,缺芯种类包含MCU、读卡芯片、语音芯片、存储芯片、指纹算法芯片等多款芯片,因为智能锁中包含的芯片种类非常多,除了缺少的芯片以外,还有安全、连接、算法、联网等芯片。如果智能门锁等的其他材料都容易获取,只缺少芯片就较为尴尬。除了普通款式的智能锁以外,其中近两年非常火热的视频锁,除了芯片以外,也缺少摄像头模组,所以终端出货更加承压。

目前智能门锁唯一不缺的就是现金拿货,但是对于厂家角度而言,利润率不一定会增加,因为,贸易商容易炒C端的智能锁价格,但是智能锁厂家面对B端客户涨价非常难。

在“芯片荒”发展至今这段时间里,智能家居的国产芯片阵营都在加强货物供给,在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预期下,只有加大产能、积极囤货、增强国产芯片的功能和供货能力,才是长久之计。

我们仍希望和期待,有朝一日,中国能造出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国产芯片!

“芯片荒”会如何发展下去?对智能家居的影响有多大插图1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

想来,NB-IoT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了三四年的时间了。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早在2020年10月前,全球NB-IoT连接数就已经达到了1.4亿,仅中国这一市场也早就突破了1亿的NB-IoT终端数量。

细分领域上,NB-IoT气表、水表等头部应用双双突破2000万,NB-IoT烟感、电动车等应用也分别接近1000万规模,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NB-IoT产业,出现了共享白电、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农业、NB-iot智能门锁、智能跟踪等一大批百万级的应用,此外,大健康领域也颇有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味道。

面向未来,随着2G逐渐退网,NB-IoT正式列入5G发展规划,业界对于NB-IoT不再有疑惑,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Berg Insight曾预测,到2023年,全球低功耗广域网设备出货量将超过20亿台,其中基于NB-IoT设备占比将超过一半。足见未来NB-IoT市场前景之广阔,发展速度之快。

NB-IoT芯片轮番竞争,有人持续投入研发,也有人弃之而转型。

随着一些海量级新兴市场的崛起,NB-IoT成为备受瞩目的终端连接技术,我国在NB-IoT领域的部署也在时间点上抢占了先机。

NB-IoT芯片作为整个NB-IoT产业链的起点和核心,随着NB-IoT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拓展,NB-IoT芯片需求量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芯片生态圈。在芯片市场这一方舞台,国产NB-IoT芯片也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央!

纵观整个产业链,芯片是整个链条上门槛最高的环节,需要企业有一定的芯片及通信系统方面的技术背景及积累。相比其他蜂窝芯片来说,设计NB-IoT芯片难度有所降低,但是NB-IoT芯片企业要是想做好这一业务也并非没有难度,不仅芯片的设计要适配产业发展,同时还对各芯片企业在芯片工艺提升、加速协议演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出更高集成度、更低成本的新一代芯片产品。未来SoC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多样,集成越来越多的其他通信技术,例如NB-IoT+GNSS、NB-IoT+TEE SIM、NB-IoT+GPRS等组合。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

经过NB-IoT芯片轮番竞争之后,有继续研发投入的,也有不得不放弃从而转型的。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芯片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定型,新晋NB-IoT芯片势力正卯足了劲,势要挑战行业大佬!

相比发展之初,中国NB-IoT芯片市场集中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如今的市场状态正是行业大佬、创业新秀并起,这些新秀在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芯翼信息科技就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一员。

国产芯片企业新秀看NB-IoT芯片发展方向

作为国产NB-IoT企业新秀,芯翼信息科技成立于 2017 年 3 月,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通讯芯片(NB-IoT)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有完备且国际顶尖的芯片研发实力和能力。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来自于美国博通、高通、英特尔、迈凌等全球知名芯片和通信公司,毕业于 UCLA、TAMU、UT Dallas、UMN、北大、清华、浙大、东南等海内外知名高校。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超高集成度 NB-IoT 系统单芯片,第三代 5G NB-IoT 系统单芯片 SoC XY1100 已进行了全面量产并正式商用落地,渗透到水表、燃气表、定位追踪、智慧城市、POS 机等消费终端领域,得到了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在2020年疫情肆虐下,仍然迎来了单月出货量超过百万、完成2亿元A+轮融资等亮眼的成就。

对于NB-IoT终端芯片来说,除了跟随3GPP的技术演进以外,又是如何看待NB-IoT芯片下一步发展方向呢?笔者有幸参与了由芯翼信息科技、中移物联网共同举办的《NB-IoT国产化物联网方案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收获颇丰。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1

在芯翼信息科技高级市场总监祁卫看来,基于2G退网、5G标准纳入、业务场景的不断落地以及市场充分的竞争已形成商业正循环,NB-IoT已经成为蜂窝物联网连接技术最佳选择之一。

他认为,NB-IoT终端芯片除了跟随3GPP技术演进外,未来还有以下三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

一是,NB-IoT与更多器件的融合。当NB-IoT方案系统级芯片出现时,可大幅减小了终端产品的尺寸,精简BOM,降低终端产品的加工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芯片级工艺使终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更有保障。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2

二是,NB-IoT与更多连接技术的融合。现有产品是基于不同连接技术的芯片/模组直接拼凑而成,无论是面积/功耗/成本都无法最优,而专用SoC可在这几个方面大幅度的优化。以智慧路灯、共享单车和智慧水表等场景中的应用为例,每一台设备在难以被覆盖的情况下,通过临近设备以蓝牙Mesh组网的方式,可作为蜂窝信号十分有益的补充;同时,通过Wi-Fi、蓝牙和GNSS多技术的融合进行全场景定位,能够实现环境多维数据特征的提取。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3

三是,NB-IoT与AI的融合,包括与更智能、更强大以及更省电的SoC的结合。不过,目前NB-IoT与音视频的结合方面,与音频结合方面,终端的功耗问题很难解决,而音频方面尚未有需求表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4

都说,上游芯片企业的发展牵动着下游的行业应用的脉搏,而芯片的演进和迭代都是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站在行业应用之前。基于芯翼信息科技自身对于对于NB-IoT芯片未来发展的认知,公司将不断向行业输出新的芯片产品。祁卫系统地公开芯翼信息科技未来三年的蜂窝物联产品路线图,包括专为智能表计行业设计的专用SoC XY2100,专为资产管理和追踪行业设计的专用SoC XY3100,以及兼容Cat.1/Cat.1bis的在研5G NR RedCap芯片XY 5100。

未来的物联网终端SOC还需要传感器、主控低功耗MCU和安全加密芯片等。如果能为设备厂商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更低功耗的整合方案,让它进一步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面向终端客户推广时更加顺利,这才是通讯之外的核心价值,更有利于开拓应用场景。

“小黑盒”秒开智能锁?天网互联智能锁实测:安全、稳定、防破解

网传”小黑盒”可秒开智能锁,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及担忧。我们也接到了很多客户对于天网互联NB-IoT智能锁是否会被”小黑盒”秒开的询问,为此,我们进行了专业的技术检测,眼见为实!

经过实测,网传的“小黑盒”是无法破解天网互联智能门锁的!

01、天网互联NB-IoT智能锁经反复测试证明不会无开锁

这一攻击爆出后,天网智能门锁的技术工程师第一时间再次对天网NB-IoT多款智能门锁进行了反复多次测试,经实际测试证明,用特斯拉线圈对天网智能门锁进行电磁脉冲攻击,无法打开也不会出现误开门现象。进一步,随着电磁攻击的强度不断加大,在超强的电磁攻击下,天网互联科技NB-IoT智能门并未出现任何错误的反应,智能门锁始终保持上锁状态。测试结束后智能门锁的一切功能都可继续正常使用。

02、口说无凭    视频为证

为了让您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实验结果,特此附上天网互联技术工程师实测NB-IoT智能门锁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小黑盒能够直接对电脑显示器造成频繁出现黑屏的影响,随后用小黑盒分别 对天网NB-IoT智能锁锁进行攻击,不论是从正面、侧面,键盘区、指纹识别区攻击,都无法打开天网互联智能锁。不会被破解开锁、也不会死机,测试后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03、天网互联严格打磨产品,符合国家安防标准

天网互联智能门锁在结构上做了电磁防护设计,使用厚金属板做电磁屏蔽,电路板还是多层板设计,电磁兼容性和信号完整性都做了充分考虑,抗电磁脉冲攻击能力更强。

04、安全、稳定、低功耗是天网互联产品的宗旨

天网互联科技致力于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产品体验,因为门锁产品的特殊性,安全以及高质量的做工是大家最看重的事情。​所以天网互联智能门锁在设计生产上经过各种严格的工业化测试,例如电磁兼容测试、静电放电测试、工频磁场测试、高低温测试、门锁机械防撬测试等等,我们对门锁产品的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是为了让用户对产品的安全性充分放心。

05、创新合作    优质服务

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完备物联网技术的公司,以迎接未来百亿级万物互联市场的爆发。我们的合作模式十分灵活,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整套系统定制,提出一体化解决方案或者为系统集成客户单独提供稳定可靠的智能终端定制、平台接口定制,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