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强有力监管手段,使得版权问题层出不穷。

相信打工人一定都遇到Office需要激活的问题,现在最便宜的版本是Office2019家庭学生版,官方售价在748人民币,这个价格劝退了很多搬砖小伙伴,很多人都对正版软件的价格表示不能接受,从而去网上找一些免费的破解版,就连小编自己,也是默默的用着破解版系统(当然小编日后努力赚金买正版!)。国人为什么不买正版,而喜欢免费破解软件,难道仅仅是因为价格么,今天小编带大家来分析分析。

缺乏强有力监管手段,使得版权问题层出不穷。插图

在付费和免费之间,相信大部分人都愿意使用免费的东西,因为人们对免费的东西比较敏感,就像一些视频软件需要开通VIP才能观看,当然充值VIP也是能提供给我们更好的画质以及去除广告等福利,但在另一个地方不需要收费也能进行观看,网友们纷纷加入收藏夹,其实视频软件的收费也是具有版权的,大部分免费资源都是盗版,或者通过硬广的植入得到收益进行免费,虽然新的《著作权法》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但即便如此,要申请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传统流程依然耗时耗力。从申请登记到最后发证,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0天。如果在这期间,作品创意被他人剽窃并使用,那么,创作者权益无疑将遭到极大损害。去年冬季热播剧《庆余年》推出点播模式,超前点播3元一集,引发网友争议并形成抵触心理,导致庆余年盗播链接近4万条,虽然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从众心理,但是盗版问题愈发严重。软件破解种类泛滥,国民购买能力不足,版权意识微弱浅薄,种种原因促成了现在的“盗版风”。

缺乏强有力监管手段,使得版权问题层出不穷。插图1

面对这种问题,时刻关注科技领域前驱的天网互联科技,就已经将其影视及其知识所有权与区块链相连接,并快速展开讨论,申请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监管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的区块链专利,希望日后可以成功运用到相应领域,帮助大家解决和监督盗版风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知识产权登记,区块链的存储取证操作更方便,更安全,成本低,并且具有相应的法律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提升和加强对这些原创内容的保护,开发,使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维护,这才是促进数字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更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新活力的关键。

【注:以上文章中引用趣联科技小编的部分文案,感谢】

天网互联科技一家专注于物联网NB以及CAT1门锁解决其房屋租赁问题的方案公司,也一直在关注着区块链的发展方向以及门锁和区块链的融合市场,如果您也对元宇宙,区块链等板块感兴趣,点击下方链接不迷路http://www.tianwang.com/下一篇我们再共同聊一聊它们的那些事。

传统联网锁与NB、Cat.1锁的区别

如果这些技术应用到我们日常安全的屏障之一——“门锁”之上,又会有什么分别呢?接下来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你的智能锁”有什么优缺点,方便你以后更好地选择

传统联网锁与NB、Cat.1锁的区别插图

Wi-Fi智能门锁在使用时需要与家庭网络连接,然而Wi-Fi对能量要求很高电池的寿命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前期也需拉网布线,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蓝牙智能门锁由于其能耗很低,因此在市场上很常见。但是这种门锁,也有几大缺陷:

① 难以直连到网络,无法让用户获取智能锁的实时状态,如果实现联网需与家庭Wi-Fi连接,不仅增加配置成本,而且玄关处的锁可能处在信号死角区

② 无法实现锁状态的实时消息推送

③ 无法远程给访客或者其他终端用户分发权限时间内的虚拟钥匙

④ 系统较为独立,难以与其他设备联动

⑤ 手机端往往无需登陆用户信息,用户难以管理

⑥ 几节电池同时使用,也只能用3-6个月

⑦ 没有大数据分析等等

使用Z-Wave或Zigbee的智能门锁也是智能家居中的热门选择。这两种无线协议不直接与智能手机通信,而是与连接到家庭Wi-Fi网络的中央集线器通信。由于Z-Wave仅能传输少量的信号,它的缺点是连接时需要借助网关或Hub,节点较多。

将NFC用于智能门锁,在省电、高效开启门锁上具有较大优势,人们最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成了开锁卡,非常方便。然而,这种解决方案的劣势也很明显,相比蓝牙能在更远距离使用,NFC必须贴近才能开锁,无法实现远程操控。加之早期推广费用偏高,NFC在智能门锁中的应用目前仍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

NB-IoT是基于LTE网络的技术,所以在现网LTE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就可以很快组网,很快扩大覆盖。目前各大运营商仍在大力推动LTE网络建设,也有利于NB-IoT的覆盖改善。归纳出以下几个优势:

① 直接连电信基站,信号稳定,永不掉线;

② 不需要网关,降低了硬件成本,降低了安装维护成本,降低教育用户成本;(省钱省事)

③ 超低功耗;

④ 不需要外接网络,适合用在没有网络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即使是地下室或者封闭的楼道,信号也依然足够高(像手机打电话只需要有信号即可,而微信电话还需要有网)

⑤ 开锁信息随时监控,实时胁迫报警(解决大部分人因为被盗取密码的顾虑)

总体来说,像Wi-Fi,蓝牙,ZigBee等方案,功耗是最大的一个痛点,且少部分方案传输速率也很局限,而NB-IOT智能锁无需网关,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安装便捷,既省钱又省事~

Cat.1智能锁与NB-IoT智能锁在功能特性方面基本无差,其明显区别就是Cat.1的智能锁带宽要比NB-IoT的大,即传输的速率以及内容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趋势,但实则两者是可互补共存的

传统联网锁与NB、Cat.1锁的区别插图1

Cat.1与NB-IoT是互补关系吗?

随着5G的建设加速,各大运营商面临着2G/3G/4G/5G四张网络并行、四代用户兼营的运营挑战,从长远规划来看,实施2G/3G的退网清频并向4G和5G网络迁移在全球范围内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传统2G网络依旧覆盖范围广、在网物联网用户数量庞大。同时,2G网络还涉及到许多实时性、移动性,需要一定带宽传输能力,甚至支持语音通信能力的应用场景,如车载、移动支付、工业互联、老人机等。这是上、下行速率只有100Kbps级别的NB-IoT所无法满足的。

Cat.1与NB-IoT是互补关系吗?插图

那么,由谁来填补2G网络退出后留下的空缺?同样面向物联网市场的Cat.1此时脱颖而出,其能够完美解决移动制式多代同堂的痛点。

通信企业、模组厂商、终端厂商都把目光聚焦在“Cat.1”上。Cat.1毫无征兆地“受宠”,俨然成为了科技圈,尤其是通信圈和物联网圈的“新晋网红”。据悉,一些芯片公司、模组公司分别发布Cat.1的新品。如天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就推出了国内首款应用Cat.1技术的智能门锁设备

Cat.1与NB-IoT是互补关系吗?插图1

Cat.1基于现有的LTE网络,完全复用现有LTE资源,不需要增加额外投资。而且,Cat.1芯片及模组的成熟度更高,成本非常便宜,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它适配于当前国内的4G网络,非常适合运用在对性价比、时延性、覆盖范围、通信速度有要求的运用场景。
那么Cat.1的崛起是否代表NB-IoT已经不再受欢迎了呢?其实不然,业内人士认为,两者在短期内将形成互补关系,Cat.1取代NB-IoT的可能性不大。首先,产业链花了多年时间布局NB-IoT,不可能轻易摒弃;其次,相比Cat.1,NB-IoT产业链相对成熟;第三,从标准的制定而言,Cat.1更多地倾向于支持实时性、移动性,需要一定带宽的传输。NB-IoT成本很低,部署很灵活,支撑的是1Mbps以下市场的需求。

这样来说,两者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空缺!这对cp,你还不赶快来磕一磕?

Cat.1与NB-IoT是互补关系吗?插图2

两者最大的区别显而易见——带宽传输速率,此项差别也决定了他们在应用场景的不同

Cat.1与NB-IoT是互补关系吗?插图3

而两者的市场空间也有显著区别

Cat.1与NB-IoT是互补关系吗?插图4

从图中可以看出,NB-IoT在成本上比Cat.1要低,在功耗上也比Cat.1低,而Cat.1的带宽传输速率则比NB-IoT快,并且支持语音和多媒体的功能特性。因而只能说两者是齐头并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当下“抓住”物联网行业的两大宠儿开拓市场业务的企业不在少数,天网互联科技就是其中之一现下天网互联推出应用了Cat.1技术和NB-IoT技术的智能联网公板!另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自己所预想的功能公板

针对天网互联公板的详细介绍,可以点击下方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05hZQUa-wQaw9jQ0qyRKQ

全功能5G物联网智能锁——TW-NBLOCK02

全功能5G物联网智能锁——TW-NBLOCK02缩略图

全功能5G物联网智能锁——TW-NBLOCK02插图

外观 外观尺寸 面板:长350mm*宽75mm*厚30mm
型号 TW-NBLOCK02
材质 高强度铝合金
颜色 黑色
开锁方式 指纹(可选) 指纹容量99枚
密码 永久密码16组、临时密码10组,支持15位虚位密码
门卡 门卡容量32张(符合 ISO 14443A/B 标准的卡片,含身份证)
APP/微信小程序 近场通过蓝牙下发开锁指令
远程(NBIOT/Cat1) 平台端授权,操作门锁通过(NBIOT/Cat1)通讯同步开锁指令
钥匙 标配2把
通讯方式 NBIOT/Cat1 远程同步数据、支持固件升级
蓝牙 近场同步数据、支持固件升级
结构部件 锁体 国标6068,不锈钢
锁舌 304不锈钢(斜舌+方舌)
锁芯 超B级防盗锁芯
适用门类型 木门、铁门、防盗门
试用门厚度 40mm≤门厚≤100mm
工作参数 工作电源 4节1.5V 5号AA碱性电池,Micro USB应急电源
低电量报警电压 ≤ 4.8V
待机功耗 ≤100 uA,4节电池正常使用6个月以上
工作温度 -25℃到60℃
工作湿度 5%-78%RH(无结露)
产品特色 双平台支持 设备管理平台(PAAS)、房屋运营平台(SAAS)双平台支持API接口对接和运营,对数据隐私有要求的客户提供服务器独立部署服务
双通道通讯 门锁同时支持NBIOT/Cat1和蓝牙通讯方式,默认通过NBIOT/Cat1信号联网,NBIOT/Cat1信号不好的区域可以借助手机联网蓝牙同步数据
离线密码开锁 没有NBIOT/Cat1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极端情况下借助算法密码实现临时开锁
远程下发指纹 平台通过NBIOT/Cat1/手机网络蓝牙下发指纹数据到锁
急速固件升级 运维APP通过蓝牙升级门锁固件只需15秒
巡更打卡 刷卡不开锁并且上报信息
扫码开锁 门锁标配二维码,实现类似摩拜单车的扫码开锁方式
安全技术 蓝牙AES加密、接口通讯RSA非对称加密、平台通讯HTTPS加密、数据库MD5加密、阿里云服务器专业的防攻击和负载均衡服务

配套软件平台:

点击查看:5G物联网租赁管理平台

点击查看:5G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

一向低调佛系的Cat.1进入大众视野,你对它了解多少?

Cat.1是什么?

Cat.1的全称是LTE UE-Category 1

LTE是网络制式,是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但它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

UE是指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3GPP用Cat.1~20来衡量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线性能,也就是划分终端速率等级

说白了,Cat.1可以称为“低配版”的4G终端

根据3GPP Release 定义,UE-Category被分为1-10共10个等级,Cat.1-5在R8组,Cat.6-8在R10组,Cat.9-10在R11组。在2009年,Cat.1-5是3GPP专门划分出来,面向于未来物联网应用市场的类别。这几个类别自下而上在上传、下载速率及MIMO天线数量要求上做了阶梯式的区分。

一向低调佛系的Cat.1进入大众视野,你对它了解多少?插图

其中可以看出Cat.1的上行峰值速率仅有5Mbit/s,下行峰值速率为10Mbit/s。其通信能力在所有的LTE标准中属于中低级档次

Cat.1占据“C”位进入大众视野

201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我国移动通信的网络在2G、3G退网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在全球,由于4G、5G网络的普及,已经有100多家运营企业实施了2G、3G的退网。在我国,随着5G建设高速推进,2G、3G退出舞台也将是大势所趋。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被2G、GSM、CDMA所占据大量基数的广域连接的物联网市场,将会如何演变?不可否认,一部分基于静态的、主动上报的应用场景,如智能表计,会继续沿用低功耗NB-IoT。但同时,还有更多的一部分具有实时性,移动性,需要一定带宽传输能力,甚至语音通讯能力的应用场景,2G、3G退网以后,该被什么所替代呢?在未来的数百亿个IoT连接中,网络容量要求将有所不同。根据业界的说法,10%的节点需要高带宽和高速通信技术,例如高速4G,5G等。30%的节点需要中速传输技术,主要技术是Cat.1和eMTC; 60%的节点需要低速连接技术,例如NB-IoT,LoRa等。除了市场趋势以外,Cat.1也具备一定优势!

就好比机遇和能力,如果一个人仅仅拥有机遇而自身毫无能力优势的话那也难以生存。同理,Cat.1在具备市场优势同时自身也需具备一定的特性

那么,Cat.1自身的优势是什么呢?

Cat.1支持高达10Mbps 的终端下行链路速率,从而能够以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成本IoT设备连接到LTE网络。由于世界各地的4GLTE运营商均基于最低3GPPRelease8协议版本进行部署,因此运营商无需升级网络,仅需要简单的参数配置即可允许Cat.1终端访问网络。

Cat.1的应用场景

Cat1适用于对宽带速率要求不高,但对功耗与数据传输稳定性有一定要求的场景
在物联网领域,共享市场作为典型应用场景,已成为竞争的角斗场,各类共享设备层出不穷,充电宝、按摩椅、咖啡机、单车……共享设备使用的蜂窝通信技术也从早期的2G,到后来的LTE Cat.4。
稳定、可靠的通信联接是行业始终不变的核心诉求。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净水器等应用场景,虽然无需时时刻刻联接网络,但是一旦用户扫码租借,速度要快,体验要好
有了Cat.1的出现之后,Cat.4在其中大部分应用场景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原因很简单,就是Cat.4贵!!!
Cat.1与NB-IOT相比,两者虽都拥有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但是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传输宽带的大小,NB-IOT的传输速率只有几百Kbps,无法满足语音和移动性需求综上所述,Cat.1主要面向于语音支持和中等速率的物联网市场,如穿共享租赁、戴式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楼宇、工业控制、共享支付、公网对讲等。
既然Cat.1拥有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天网互联也势必会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天网互联5G智能门锁应用了支持三大运营商的NB-IoT、Cat.1的物联网通讯协议,继NB-IoT之后推出的国内首款Cat.1智能锁自然而然也上升了一个台阶,往后还会继续优化创新,我们拭目以待吧!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

想来,NB-IoT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了三四年的时间了。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早在2020年10月前,全球NB-IoT连接数就已经达到了1.4亿,仅中国这一市场也早就突破了1亿的NB-IoT终端数量。

细分领域上,NB-IoT气表、水表等头部应用双双突破2000万,NB-IoT烟感、电动车等应用也分别接近1000万规模,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NB-IoT产业,出现了共享白电、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农业、NB-iot智能门锁、智能跟踪等一大批百万级的应用,此外,大健康领域也颇有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味道。

面向未来,随着2G逐渐退网,NB-IoT正式列入5G发展规划,业界对于NB-IoT不再有疑惑,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Berg Insight曾预测,到2023年,全球低功耗广域网设备出货量将超过20亿台,其中基于NB-IoT设备占比将超过一半。足见未来NB-IoT市场前景之广阔,发展速度之快。

NB-IoT芯片轮番竞争,有人持续投入研发,也有人弃之而转型。

随着一些海量级新兴市场的崛起,NB-IoT成为备受瞩目的终端连接技术,我国在NB-IoT领域的部署也在时间点上抢占了先机。

NB-IoT芯片作为整个NB-IoT产业链的起点和核心,随着NB-IoT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拓展,NB-IoT芯片需求量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芯片生态圈。在芯片市场这一方舞台,国产NB-IoT芯片也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央!

纵观整个产业链,芯片是整个链条上门槛最高的环节,需要企业有一定的芯片及通信系统方面的技术背景及积累。相比其他蜂窝芯片来说,设计NB-IoT芯片难度有所降低,但是NB-IoT芯片企业要是想做好这一业务也并非没有难度,不仅芯片的设计要适配产业发展,同时还对各芯片企业在芯片工艺提升、加速协议演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出更高集成度、更低成本的新一代芯片产品。未来SoC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多样,集成越来越多的其他通信技术,例如NB-IoT+GNSS、NB-IoT+TEE SIM、NB-IoT+GPRS等组合。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

经过NB-IoT芯片轮番竞争之后,有继续研发投入的,也有不得不放弃从而转型的。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芯片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定型,新晋NB-IoT芯片势力正卯足了劲,势要挑战行业大佬!

相比发展之初,中国NB-IoT芯片市场集中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如今的市场状态正是行业大佬、创业新秀并起,这些新秀在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芯翼信息科技就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一员。

国产芯片企业新秀看NB-IoT芯片发展方向

作为国产NB-IoT企业新秀,芯翼信息科技成立于 2017 年 3 月,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通讯芯片(NB-IoT)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有完备且国际顶尖的芯片研发实力和能力。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来自于美国博通、高通、英特尔、迈凌等全球知名芯片和通信公司,毕业于 UCLA、TAMU、UT Dallas、UMN、北大、清华、浙大、东南等海内外知名高校。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超高集成度 NB-IoT 系统单芯片,第三代 5G NB-IoT 系统单芯片 SoC XY1100 已进行了全面量产并正式商用落地,渗透到水表、燃气表、定位追踪、智慧城市、POS 机等消费终端领域,得到了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在2020年疫情肆虐下,仍然迎来了单月出货量超过百万、完成2亿元A+轮融资等亮眼的成就。

对于NB-IoT终端芯片来说,除了跟随3GPP的技术演进以外,又是如何看待NB-IoT芯片下一步发展方向呢?笔者有幸参与了由芯翼信息科技、中移物联网共同举办的《NB-IoT国产化物联网方案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收获颇丰。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1

在芯翼信息科技高级市场总监祁卫看来,基于2G退网、5G标准纳入、业务场景的不断落地以及市场充分的竞争已形成商业正循环,NB-IoT已经成为蜂窝物联网连接技术最佳选择之一。

他认为,NB-IoT终端芯片除了跟随3GPP技术演进外,未来还有以下三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

一是,NB-IoT与更多器件的融合。当NB-IoT方案系统级芯片出现时,可大幅减小了终端产品的尺寸,精简BOM,降低终端产品的加工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芯片级工艺使终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更有保障。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2

二是,NB-IoT与更多连接技术的融合。现有产品是基于不同连接技术的芯片/模组直接拼凑而成,无论是面积/功耗/成本都无法最优,而专用SoC可在这几个方面大幅度的优化。以智慧路灯、共享单车和智慧水表等场景中的应用为例,每一台设备在难以被覆盖的情况下,通过临近设备以蓝牙Mesh组网的方式,可作为蜂窝信号十分有益的补充;同时,通过Wi-Fi、蓝牙和GNSS多技术的融合进行全场景定位,能够实现环境多维数据特征的提取。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3

三是,NB-IoT与AI的融合,包括与更智能、更强大以及更省电的SoC的结合。不过,目前NB-IoT与音视频的结合方面,与音频结合方面,终端的功耗问题很难解决,而音频方面尚未有需求表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

2021年度NB-IoT连接数或突破1亿,看芯片企业新秀如何抓住机遇插图4

都说,上游芯片企业的发展牵动着下游的行业应用的脉搏,而芯片的演进和迭代都是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站在行业应用之前。基于芯翼信息科技自身对于对于NB-IoT芯片未来发展的认知,公司将不断向行业输出新的芯片产品。祁卫系统地公开芯翼信息科技未来三年的蜂窝物联产品路线图,包括专为智能表计行业设计的专用SoC XY2100,专为资产管理和追踪行业设计的专用SoC XY3100,以及兼容Cat.1/Cat.1bis的在研5G NR RedCap芯片XY 5100。

未来的物联网终端SOC还需要传感器、主控低功耗MCU和安全加密芯片等。如果能为设备厂商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更低功耗的整合方案,让它进一步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面向终端客户推广时更加顺利,这才是通讯之外的核心价值,更有利于开拓应用场景。

CAT1智能门锁+智能蓝牙猫眼

CAT1智能门锁+智能蓝牙猫眼缩略图

智能蓝牙猫眼

CAT1智能门锁+智能蓝牙猫眼插图 主要特点:

支持人脸检测、动态跟踪、红外自适应夜间抓拍及多人同时抓拍,对入住人员人脸进行捕获,集成自研AI人脸算法。

猫眼通过蓝牙与CAT1智能门锁保持链接,人脸数据通过蓝牙发送至CAT1智能锁后实时上传,并支持断网续传功能。

电池续航3个月以上,支持蓝牙/WiFi联网。

CAT1智能门锁

外观 外观尺寸 长305mm*宽69mm*厚22mm
外观图片 CAT1智能门锁+智能蓝牙猫眼插图1
型号 TW-LBLOCK
材质 铝合金边框、亚克力面板
颜色 银色/黑色
开锁方式 指纹(选配) 指纹容量100枚
密码 永久密码16组、临时密码10组,支持15位虚位密码
门卡 门卡容量32张(符合 ISO 14443A/B 标准的卡片,含身份证)
APP/微信小程序 近场通过蓝牙下发开锁指令
远程(CAT1) 平台端授权,操作门锁通过CAT1通讯同步开锁指令
钥匙 标配2把
通讯方式 CAT1 远程同步数据、支持固件升级
蓝牙 近场同步数据、支持固件升级
结构部件 锁体 国标6068、6050,不锈钢
锁舌 304不锈钢(斜舌+方舌)
锁芯 超B级防盗锁芯
适用门类型 木门、铁门、防盗门
试用门厚度 40mm≤门厚≤100mm
工作参数 工作电源 4节1.5V 5号AA碱性电池,Micro USB应急电源
低电量报警电压 ≤ 4.8V
待机功耗 100 uA左右,4节电池正常使用6个月以上
工作温度 -25℃到60℃
工作湿度 5%-78%RH(无结露)
产品特色 双平台支持 设备管理平台(PAAS)、房屋运营平台(SAAS)双平台支持API接口对接和运营,对数据隐私有要求的客户提供服务器独立部署服务
双通道通讯 门锁同时支持CAT1和蓝牙通讯方式,默认通过CAT1信号联网,CAT1信号不好的区域可以借助手机联网蓝牙同步数据
离线密码开锁 没有CAT1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极端情况下借助算法密码实现临时开锁
远程下发指纹 平台通过CAT1/手机网络蓝牙下发指纹数据到锁
急速固件升级 运维APP通过蓝牙升级门锁固件只需15秒左右
巡更打卡 刷卡不开锁并且上报信息
扫码开锁 门锁标配二维码,实现类似摩拜单车的扫码开锁方式
安全技术 蓝牙AES加密、接口通讯RSA非对称加密、平台通讯HTTPS加密、数据库MD5加密、阿里云服务器专业的防攻击和负载均衡服务